春节期间,大批卖家遭遇了二审扫号情况,且这一情况持续至今,已有大批卖家被扫! 这一轮账号封禁的核心原因在于亚马逊进行的第二轮审核(二审),涉及多项违规行为,包括违反协议第三条、使用虚拟地址与信用卡、法人资料不实以及诈骗行为等。无论账号新旧,均有可能面临封禁风险。
一、账号封禁的现状与背景根据2024年11月的统计数据,约有5000家中国卖家店铺在亚马逊平台上被封停,这一数字令人震惊。其中,不乏一些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型店铺。春节过后,亚马逊的“扫号行动”仍在持续,许多卖家在复工的第一天就发现自己的账号已被停用。 二、账号封禁的主要原因- 违反《亚马逊服务业务解决方案协议》第三条
这是导致账号被停用的最主要原因,无论是新账号还是老账号,均有可能因此被封禁。许多卖家在节后收到了如下通知:“因违反《亚马逊服务业务解决方案协议》第三条,您的账户已被永久停用,商品列表已被移除,资金将保留在账户内但不再转移给您……”
- 人工审查与AI技术识别
亚马逊通过人工审查和AI技术识别出一些卖家的违规行为,包括销售违禁品、篡改ASIN信息以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这些行为直接导致了账号被封禁。 - 客户投诉与纠纷处理不当
频繁遭遇产品质量、描述不符或发货延迟等投诉,且未能及时妥善处理退款、换货等纠纷,是导致账号被封的常见原因之一。 - 商品与销售违规
销售未经授权的品牌产品或盗版物品、列出禁售商品(如假冒、非法或可能对消费者造成危害的产品)以及提供虚假商品描述(如夸大功能或使用误导性图片)等行为,均可能触发账号封禁。 - 账号操作与管理违规
账号之间存在不当关联、与已知违规或封禁账号有联系、账号安全受到威胁(如二步验证问题或身份信息被非法使用)等,也是导致封号的重要原因。 - 违反平台政策
操纵评论(如违规合并评论、通过不正当手段提升评价)、滥用亚马逊平台资源(如品牌翻新、违规合并账号、滥用品牌标识或进行S单行为)以及销售需特殊审批但未获得许可的产品等行为,均可能引发账号封禁。
三、典型案例分析- FBA货物真伪检查
有卖家在首批FBA货物发货后不久,遭遇了库存真伪检查。由于连续三天无法通过电话联系上卖家,店铺直接被封停,甚至未提交任何审核资料。 - 跟卖与恶意投诉
有卖家因跟卖自家其他店铺的品牌产品,遭到同行恶意投诉,指控其售卖假货,最终导致店铺被封,上万件库存受到影响。
四、哪些店铺容易受到波及?亚马逊正在加大对各种不合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导致许多卖家遭遇店铺被封的困境。在此轮整顿风暴中,以下三类店铺最容易受到波及: - 新注册的店铺
新入驻的店铺需经历严格的新店审核期和观察期。在此期间,若负面反馈率、延迟发货率或取消订单率等指标超标,店铺将重新进入审核期。由于新手卖家急于回本,盲目增加商品种类,可能导致售后服务跟不上,差评增多,最终面临封店风险。 - 资料异常的店铺
利用非正规渠道获取的美国人个人信息注册的店铺,由于注册信息与运营者信息不符,容易被平台识别为“信息不一致”而遭到封禁。 - 关联违规的店铺
这类店铺多因使用被污染的IP地址而遭封。亚马逊会监控IP地址,若IP曾因不当行为被封禁或列入黑名单,使用该IP的账号也可能受限或封号。特别是美国本土店,若IP地址非当地网络,一旦更换IP或登录设备,就可能被视为假本土店,导致封号。
五、应对策略与建议- 严格遵守平台规则
卖家应仔细阅读并遵守《亚马逊服务业务解决方案协议》及其他相关政策,避免触犯任何违规行为。 - 优化客户服务
及时处理客户投诉与纠纷,确保产品质量与描述一致,避免因售后服务问题引发账号封禁。 - 规范账号操作
确保账号信息真实有效,避免使用虚拟地址、信用卡或法人资料不实的情况。同时,避免账号之间的不当关联。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销售授权品牌产品,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同时,确保商品描述真实准确,避免夸大功能或使用误导性图片。 - 关注IP地址与设备安全
使用干净的IP地址和设备登录账号,防止因关联违规导致账号封禁。
六、总结亚马逊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愈发紧凑。卖家应恪守平台规则,避免给店铺经营埋下隐患。只有合规经营,才能避免在亚马逊的“秋后算账”中遭受损失。希望广大卖家能够从此次春节期间的账号封禁风波中吸取教训,规范经营行为,确保店铺的长期稳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