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到2015年,大概五六年的时间,中国就走完了功能机到智能手机的切换,同时完成了由PC互联网到手机互联网的变迁。这种变迁速度实在太快太快了。 我们来对比一下电脑和手机功能机的普及历程。 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有486、586电脑开始算起,电脑一开始还是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精英阶层的奢侈品;一直到在2000年,大部分农村人还是不会使用电脑;一直2010年,中国才差不多完成了宽带入户和电脑下乡的普及。整个过程大概用了二十多年、一代人的时间。 手机功能机从90年代大哥大开始;到2000年,有手机的人还是比较很有面子的;到2010年,乡间老农也有手机了。整个过程差不多也用了二十年、一代人的时间。 而智能手机仅仅用五年时间,就完成了这一伟大变迁。2011年小米1面世时,大部分人还没开始用智能手机,1999元的价格足以横扫千军。到2015年,智能手机已基本完成“上至70岁老人、下至3岁娃娃“的全民覆盖。可以说,智能手机这轮变迁速度,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从来没有过。 时代变迁太快,导致所有人都水土不服 短短5年时间,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普及,变迁速度实在太快了,从而导致了行业内所有人都水土不服。包括BAT,包括马云。 我们现在回头看,2010年左右阿里对大淘宝的规划,跟今天的阿里有一毛钱关系吗?当年大淘宝基于PC网民的覆盖,已占据了80%的电商市场,“拿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智能手机一来,用户的大部分时间都从PC转移走了。阿里原来的优势基础就大打折扣。于是阿里在2013年开始“All in 无线”,不断出拳。包括推出来往、入股微博、收购高德、收购uc……一直到今年,支付宝还在拼命做社交。“地在人失,人地皆失。地失人在,人地皆得“,商场如战场,没有办法的事。 不仅电商,几乎所有产业都被逼着把原来PC互联网的东西尽快往手机上赶。 手机互联网时代之下,PC互联网思维还在大行其事 无论如何,手机互联网就是这样突然驾到了。作为内容接收者,普通用户的时间和精力一步步地被智能手机吞噬,被动地、快速地完成了变迁和适应。 而作为手机互联网的内容生产者(包括但不仅电商/微商行业),整体的思维习惯、工作流,几乎都还停留在PC时代。 毫不客气地说,现在活跃在IT互联网第一线的成功企业家,包括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雷军、周鸿祎等,都是PC时代的英雄。大家的知识体系、工作习惯和管理经验,都是在PC互联网锻炼出来的。“互联网思维”还在发挥余热,“手机互联网思维”尚未有人提炼和大范围的推广。正当风头上的资本圈或新闻上的成功故事,大都还是PC时代思维的成功。 从小处看,我们作为移动电商从业者,自身公司内部的运营思路、文案写作、设计技巧、数据分析、工作流甚至审美情趣,那点不是原来PC时代构建起来的? 大变迁之中,没人敢倦怠。不管看没看清楚,都只能先开枪再瞄准,先行动再说,否则担心错过风口、无商可务。 简而言之,我们还在沿用PC互联网的思路方法,在手机互联网战场上被动迎战。但是,谁来保证:PC互联网上有效的方法,在手机互联网上依旧有效?拿A战场的战法,去解决B战场的问题,难道不是“刻舟求剑”吗? 是时候根据手机屏幕和手机用户的特性,总结出新的思维、工作习惯、方法和工具了。 不如,我们暂且放下A战场的PC电商、PC屏、PC用户,直接去B战场重新审视一下手机电商、手机屏、手机用户,说不定能找到真正的问题和解决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