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河池,遇到一些当地的跨境同行,而且还是专做东南亚,特别是越南的。就有在问,能不能收下库存,或者介绍当地的卖家接个盘,他们现在一部分的产品卖不掉了,甚至继续降价也卖不动,都到了要直接清仓的阶段了。我看了下目录,然后摊手,爱莫能助,一个是即使是找小多,他也介绍不了,自己也吃不下,更何况,有的品,压根就没有救的必要。 日常的沟通中,似乎很多人会觉得说我们对低价品并不感冒。是的,作为一个有点经验,也折腾过几年的卖家。我的确会对一味的拼价格,短线买卖,不那么感冒。不会认为他是不对的,只是我个人不接受。
我不是平台,我只是个单一的小卖家。作为平台,特别是TEMU和SHEIN这种,他当然可以用低价,甚至是强制低价的模式去运作。他是平台,平台用低价这把利器,直接就能撕开整个竞争激烈的流量池,它的背后有着几乎是全类目,大批量的产品来支持和吸收其他平台的用户进来,用更低的价格完成一遍又一遍的复购。其他平台栽树,培养了用户的消费习惯。他们直接用低价来乘凉,拿到一次又一次的用户选择。获客成本降低的同时,无限次的复购也就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利润大头都在平台,而一个个的卖家呢?利润几乎都被压榨到了红线。到了一个阶段,没得榨了,那就退出,反正后面还有人再补上这个位置。前赴后继,生生不息。反正用户只会记住,在这个平台内能有更便宜的货,但不会记住,卖这个价格的商家,到底是谁。 当一直处于这样的循环之中的时候,你说,你手头的品,我们又能怎么办?就算这一波花大力气卖掉了,那后续呢?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做到持续赚钱。不能被卖家记住,不管是商品还是店铺,这是个很恐怖的事。而且如果你只是因为“低价”而被记住。那么,即使目前能留住一部分客户,但如果他们发现还有更便宜的,你觉得他们会不会立马跳到人家的店铺里去呢?
然后就是,一直做TEMU,SHEIN,甚至是TikTok Shop全托管,你是接触不到一线客户的,更是没法做到客户信息累积的。我们一直都说自己是很看重用户群体的。为啥会在各个社媒,IG,TikTok,油管……都建立自己的频道或者账号?就是为了能接触到一线的客户群,通过引流卖货,通过互动了解到他们的真实反馈。这里面,除了为了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影响力外,还有就是为了能够更懂这个群体的用户需求,让自己有机会在后端,能针对这一类人群,提供一条持续的产品线,让这波客户群既能有老品的复购,还能低营销成本的提供到满足他们需求的新品,做到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正循环。
既然是理想状态,即使注定要对现实低头和妥协,但有这个方向,至少我们会知道该朝哪个方向去努力。那就从一开始,就会知道,我到底该从什么地方下手。所以,我们自己大概率是不会遇到所谓“降价也卖不动”,“不知道客户怎么了”……类似这样的状况的。
打个比方,假设我建了个有点档次的人工足球场,对外出租。那么,来球场踢球,踢个小联赛,自然就是我的爆款产品。而来我这踢球的朋友自然也会不断过来花钱,租场子,踢球。同时,我也可以再在周边再开个足球周边的店铺,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代购每个赛季的各个球队的新球衣,足球周边,球星卡……甚至是买个机器来印号印字母;摆个机器卖水卖零食;又或者在夏秋的时候组个户外看球的局……总之,即使因为下雨或者冬季严寒,我的爆款业务赚不到钱了,我也可以通过其他平行的销售,拿到更为持久的利润。但前提是,我从一开始,就有对客户的积攒和自身口碑的建立。不然,对球场出租这样的生意来说,你再怎么降价也吸引不到完全没需求的人。
所以啊,在现在的阶段,入局前,就得搞清楚整体的发展方向。不然,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样的零散打法,注定是做不来多长时间的。而所谓的降价,清仓,也不是每一次都能起作用,让你有止血机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