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电商行业3年了,刚拿到一份POP商家管理的offer,可是面对1500个商家,每天的运营手忙脚乱,不知该如何下手啊? 那么到底如何在每天日常的工作,对上千个POP商家进行管理呢?以下从4个维度分享商家运营的第一个方法论:商家分层 ‼️商家分层的目的: 为了对商家进行高效的管理,在与商家的合作过程中,达成双方目标,实现共赢。 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没有空中说出的话,正所谓无数据,不说话,商家分层第一个维度,GMV分层; 维度1:商家分层方法-GMV分层(近半年/近一年) 分析指标要素: 1、商家销售额(近半年或近一年) 2、客单价 3、商家数量 4、老商家数量 5、新商家数量 6、各层级商家数量占比 综合考量后,商家类别分为:新势力商家、腰部商家、尾部商家 新势力商家特点:商家运营能力偏弱,需要对这部分商家进行运营能力的重点培训 腰部商家特点:商家数量偏多,占比较大,可以根据商家运营的品牌进行再分级, 因地制宜地对商家进行资源倾斜 尾部商家特点:都是部门的腰尾部或新商家,要使用活动更多的刺激商家留存下来 维度2:商家分层方法--广告费&开店时间 商家类别分为:潜力商家、新商家、流失商家、问题商家 潜力商家特点:开店时间短,广告投入高。重点针对广告投放进行指导 新商家特点:开店时间短,广告投入少。激活广告投入,利用案例进行指导 流失商家特点:开店时间长,广告投入低。了解商家需求&情况,根据情况挽留 问题商家特点:开店时间长,广告投入高。商家支持平台,可能是产品的原因,引导商家进行商品转型 维度3:商家分层方法--GMV+广告费 商家分类同维度2: 在日常运营过程中,设置GMV&费比门槛,商家数量卡在 100家以内,优先沟通这部分商家,每日更新数据,同步商家资源分配规则,100家沟通完了取消门槛从上至下沟通 维度4:商家分层方法--GMV+N 分析指标要素: 1、GMV 2、广告占比 3、SPU动销率 4、店铺评分 最终对店铺进行星级打分;最终商家类别分为:头部商家、腰部商家、尾部商家 总结: 商家管家不能盲目,要找到关键指标,找到合适的分层标准/方法,选择合理分配资源以及合适的管理激活方式,对商家进行分层;针对不同的层级的商家,选择不同的方法达成商家策略,引导他们达成目标;制定策略的依据是通过分析得到的关键点,逐个问题突破,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