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原来做工厂的企业开始转型成为电商的卖家,从产业链的后端供货,走向了前端直面消费者。但是这种真正转型顺利的、成功的还是少数的,更多的都是水土不服。 最近找了一位商家聊天,通过跟他的沟通,找到了几个点,希望引发一些思考。 现状:推广费实在太高了,导致了这个整体的费用比较大,利润比较低。他的店铺定价比较低,很符合他描述的他有工厂、生产优势的这个打法。但是行业有很多跟他卖同样产品的店铺。定价比他高,人家卖得比他好。商品没什么区别。 经过分析,如果他的产品卖到这个价格,就是几个店铺的这个价格,这个毛利是足够支持赚钱,可以平摊你的这个广告高额的成本。但是他不敢定,他觉得低价更有竞争力,如果这个卖高了,担心卖不动。但是卖高了卖不动,那他们为什么卖得动呢?而且他们还没有工厂. 结论:很多工厂的企业开始转型成为电商的卖家,之所以亏损,不是因为推广费太高,而是定价太低。从一开始就把定价打得这么低,把自己压缩在狭窄的生存空间里怎么才能够盈利呢?那不可能的。 用工厂的思维衡量了零售的定价,所以用工厂的思维来做电商的生意。工厂觉得自己的成本低是优势,所以理所当然地就被这种思维推着去打低价。 因此不愿意去卖高价,就喜欢去打低价;工厂的优势并没有转化成核心竞争的优势,反而限制了发展。 如果想真正地把电商做好,尤其是有工厂的企业: 首先忘掉你自己是有工厂的,不要把低成本做产品当作你的优势。你应该把自己定义成:我是一个有高利润做产品的商家,而不是一个我有低成本的商家。你有的是高利润,而不是低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