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商家愿意把最好的商品、最好的价格给到消费者”,这是阿里巴巴CEO张勇在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中的表态。在这一轮京东主动掀起的“百亿补贴”大战里,淘宝此次则选择了隔岸观火。然而这边风景独好的淘宝,却似乎并没有对战火重燃的电商大战无动于衷。
日前有消息显示,淘宝方面正在进行一项名为 " 同款比价 " 的新功能测试,预计很快将进行阶段的放量上线。
据悉,目前有部分消费者在使用淘宝搜索商品时,可以看到下方出现一个“比价”栏目,提示当前有多少件商品、最低价是多少,点击 “去比价”就会跳转到同款商品的汇总列表。据相关消息人士的说法,“同款比价”功能将覆盖空调、洗衣机、冰箱手机、平板、笔记本等多个品类商品,并且后续还将覆盖全部品类商品。
在此之前,淘宝搜索会自动根据商家和商品的价格、服务、配送等综合指标显示搜索结果,用户想比价的话还要手动选择按价格排序,并且很难针对同款产品进行价格比较。甚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淘宝对“比价”都是持抵触态度的。
事实上,在拼多多崛起、乃至冲击国内电商行业的秩序前,这个赛道的市场格局就是阿里与京东二分天下,一众垂类电商平台深耕细分领域,并且这样的格局也已经稳定多时。
当上一轮电商大战的硝烟散尽后,曾风靡一时的比价网站也随之退出了舞台,购物前先比价已然被消费者遗忘。面对拼多多的崛起,阿里拿出了淘特、京东则端出了京喜,可结果却是两者都没能遏制拼多多的不断壮大,最终就是京东拷贝了“百亿补贴”,阿里将“价格力”定为淘宝2023年的五大战略之一。据阿里内部人士的说法,“价格力”战略将由前淘特负责人邹衍执行,他的职责是将此前淘特积累的低价供给和服务下沉人群的做法引入淘宝。
尽管在张勇口中,“没有哪一家公司可以通过自身的持续价格补贴来改变局面,最终改变局面还是靠技术。”只是价格始终是驱动用户购买决策的关键,甚至张勇自己都承认,“价格永远是消费的王道。”那么为什么阿里关于“价格”的态度,为什么会看起来有些“精分”呢?其实在这一点上,他们选择放弃简单粗暴的价格补贴,并不意味着就会放弃在“价格”上做文章。
在阿里的设想中,淘宝的“价格力”是通过商业设计来提供低价好货,“价格力”指的不是简单的低价,而是高品质下好的性价比。显而易见,同款比价就是一个淘宝通过商业机制的创新,让商家愿意把最好的商品、最好的价格给到消费者的实践。在同款比价功能上线后,用户就不需要再通过第三方APP,直接在淘宝中就能找到整个平台上某款商品最低的价格。
淘宝这样的策略就是在给商家“压力”,基于同款比价功能,他们不再需要直接补贴消费者,就能让消费者找到最低价的商品,而这显然就会让商家在该功能的驱使下补贴用户。没错,淘宝不会打价格战,但淘宝会让商家来打价格战。
那么问题就来了,淘宝难道不怕商家逃离自己的平台?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是即使淘宝什么都不做,许多商家也已经在过去几年间大规模涌入了拼多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淘宝的“同款比价”功能更像是拼多多推荐算法的弱化版本。关于拼多多“收割”商家、却“收买”消费者的模式,如今在互联网上几乎已经是共识,拼多多的商品推荐算法是简单而直接的,其策略就是把同款商品中最便宜的,以及推广费最高的推到搜索页面的前列,主动引导商家用补贴来换流量。但得益于拼多多低价策略所带来的流量,商家实际上也有得赚。
按照一位在淘宝和拼多多均有店铺的商家的说法,淘宝店和拼多多店的流水几乎持平,但订单量和用户规模则大相径庭。据他透露,“淘宝往往是1个人买3单,拼多多则是3个人拼1单”。
在这样的现状下,即使阿里不再无动于衷,只要拼多多还在增长、流量还处于流入状态,淘宝中的商家势必就会在拼多多上开辟新的战场。那么淘宝的商家会彻底放弃淘宝吗?当然也不可能,毕竟没有哪一个商家会对拥有超过10亿年度活跃消费者的淘宝无动于衷。
阿里既然阻止不了商家去拼多多开店、商家也不会放弃淘宝,“有恃无恐”也就成为了其敢于推出“同款比价”这一得罪商家、却讨好消费者的功能。赢得消费者显然已经是阿里方面的共识,阿里中国数字商业板块总裁戴珊就曾表示,“电商已经从流量进入留量时代”,淘宝要从交易转向消费,就必须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有了同款比价,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就会被大幅压缩,并有利于缩短消费决策的路径,促成更多的消费发生在淘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