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亚马逊春促开始,作为每年的一次大促,很多卖家都充满期待,今年的春促却空前爆冷,多方意外让许多卖家销量暴跌,可以说给了卖家沉重一击。
从官方数据来看,此次亚马逊美国站的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了 5.9%,家电、电子、家居等品类表现十分出色,部分头部卖家的单量更是实现了惊人的 300% 暴涨。
但在这看似繁荣的数据背后,大量中小卖家却陷入了销售低谷。大促首日,许多中小卖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产品无人问津,销量甚至不及平日,与头部卖家的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少卖家在交流平台上纷纷吐槽,他们的遭遇令人唏嘘。有卖家发现订单比平时少了一半,广告费却翻倍了,也有卖家为了促销降价,ACOS直线上升销量却纹丝不动,还有产品排名直接跌出前50的,流量凭空消失大半。
根据多方卖家的吐槽分析,我发现这次春促爆冷主要有以下原因,大家一定要仔细看,防止后续销量持续低迷。
一、流量集中头部卖家流量严重向头部卖家和成熟品类集中,中小卖家难以分得一杯羹。尽管亚马逊在站内外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推广,但从买家的实际体验来看,促销标识的展示极为有限,很多消费者甚至根本不知道有大促活动。
而且,平台的流量分配明显倾向于家电、家居、美妆等传统畅销品类的头部卖家,中小卖家和新品类的流量入口几乎被 “堵死”。一位卖家抱怨道:“在前台根本找不到明显的大促入口,消费者只能靠搜索才有机会找到促销商品,这样一来,我们的产品曝光率大大降低,根本没有竞争优势。”
二、备货时间短备货时间过短,导致卖家准备不足。这次春促从通知发布到正式开启,仅仅相隔半个月时间,3 月初才发布活动通知,3 月 15 日就截止提报,如此紧张的准备时间让不少卖家手忙脚乱。
更糟糕的是,部分卖家因为账号合规问题被限制了促销权限,甚至无法临时参与。这使得许多卖家来不及充分备货、优化广告投放策略以及制定合理的促销方案,最终导致销量不尽如人意。
三、广告新规春促期间,亚马逊悄悄上线了 “Big Spring Sale - 计划竞价规则”,将默认竞价提高了 50%。尽管我也曾发文章提醒,但许多卖家由于没有留意到这一设置,广告预算迅速被消耗,但订单转化率却没有达到预期,最终亏损严重,竞价成本大幅飙升导致入不敷出。
四、购物车异常消失大促期间,大量卖家发现自己的黄金购物车突然 “消失”,购物车按钮变成了 “See options”,买家必须进入商品详情页才能下单,这无疑大大降低了转化率。
要知道,80%-90% 的订单都是通过黄金购物车成交的,购物车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流量和转化的大幅下降。
对于购物车消失的原因,卖家们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可能是大幅提价所致,降价几美金后购物车就恢复了正常;也有的卖家尝试取消部分折扣,购物车又重新出现。但无论如何,这种情况对大促转化率的影响巨大,让本就艰难的中小卖家们雪上加霜。
虽然春促前期状况频出,但好在促销活动仍在进行,卖家们并非毫无机会。为了尽可能地挽回局面,卖家们可以采取以下补救措施。
第一,及时自查购物车状态,仔细检查是否存在定价异常或促销设置错误等问题,一旦发现,应立即适当调整价格或促销方案,争取恢复购物车权限。
第二,优化广告策略。如果发现广告竞价过高,应果断降低竞价,同时精准投放高转化的 ASIN,合理分配广告预算,避免预算被快速耗尽。
第三,密切关注流量分布情况。定期检查产品的搜索排名和广告位置,确保产品能够处于核心流量入口中,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关键词和投放策略,提高产品的曝光率和点击率。
第四,灵活调整折扣和活动。如果发现当前的折扣力度无法吸引消费者,可考虑适当优化促销策略,比如增加优惠券的发放数量或调整限时折扣的时间,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亚马逊的每一次大促都是一次流量重新分配的机会,即使前期效果不佳,卖家们只要能够及时调整策略,依然有可能在后续的促销期内实现逆袭。
此次春促中暴露出的流量分配不均、广告策略变动以及购物车异常等问题,为未来的大促敲响了警钟。卖家们需要吸取教训,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入了解并适应平台规则,不断提升自身的运营能力和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实现销售的突破和增长。只有这样,在下次大促来临时,卖家们才能从容应对,真正享受到促销带来的红利。
祝大家后续运营都能一切顺利,成功爆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