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 前端价格暴涨,卖家销量暴跌?

Temu Temu 2953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3-11

今天起来跨境圈炸锅了——Temu上的商品前端价格暴涨,但卖家不仅没赚到钱,反而销量腰斩,有卖家吐槽:“以前一天1000单,现在只剩300单,单量跌到怀疑人生,利润还被平台榨干!”
一、价格暴涨?全是平台的“套路”
Temu这波涨价,看似是“市场行为”,实则藏着**平台的小算盘**。
1. 大促销的“障眼法”**:平台先涨价再打折,比如原价1美元的圣诞装饰品,涨到5美元后打1折,看似“90% off”,实际价格和去年持平。消费者以为捡了便宜,卖家却被迫用低价换流量,利润全被平台赚走。
2. 算法变脸,流量明码标价:过去拼的是产品转化率,现在变成“谁降价狠,谁有流量”。卖家想曝光?先报名活动,把价格压到地板!平台趁机赚差价,卖家成了“付费买流量”的打工人。
3. 财报压力下的“收割”:年底要交财报,平台疯狂冲GMV(销售额)。考核指标一变,中小卖家直接被“卷出局”——没工厂、没垂直品类的玩家,连参赛资格都没了。 涨价后,消费者花的钱多了,但卖家却更穷了。本次涨价主要影响的是全托管的商家。全托管模式“坑爹”:卖家只是“供货商”,定价权在平台手里。比如帽子成本5元,平台采购价8元,前端售价涨到20元,卖家还是只能赚3元。单量一跌,连“薄利”都没了。
-活动逼疯商家:黑五期间,平台要求商家自掏腰包补贴降价。一位假发卖家吐槽:“以前平台补贴30%,现在只补15%,剩下15%得自己贴。70个商品全报名,利润从40%砍到20%!” 不参加?直接没流量,库存变废铁。
“蛋糕大了,分的人更多了”:去年单店日均1万单的帽子大王,今年只剩3000单。涌入的新卖家太多,平台流量却增长乏力,大家只能内卷到死。
二、出路在哪?中小卖家还能活吗?**
1. 抱紧“全托管+半托管”**:先靠全托管测爆款,再用半托管加利润。比如测出圣诞帽爆单后,立刻囤货到海外仓,避开国内发货的物流坑。
2. 工厂型卖家“躺赢”:有供应链优势的工厂,靠低价和快速测款逆袭。比如山东一家帽子厂,一款“揪揪帽”在美国卖爆,毛利率40%。
3. 别指望“低价躺赚”:平台红利期已过,未来得拼质量和服务。有卖家开始自建包装厂、优化生产流程,硬生生从成本里抠利润。
商业世界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平台卷完卖家卷消费者,最后能活下来的,永远是那些能快速适应规则、把成本压到极致的“狠人”。 

510853049e185cbe01570cd59bb57b22.jpg

关注下面的话题,发现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27
获赞
12
内容
0
关注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