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默认 最新
说实话,对于普通人来说,做跨境电商是可行的。如果是当副业,一个月赚个几千块钱,真的不算难事。我认识的一个宝妈,每天等孩子睡后花2小时打理Shopee店铺,卖国内的儿童发饰和家居小件,三个月后稳定月入5000+。她没囤货、没投广告,靠的是“选品精准+轻量运营”——这说明,普通人做跨境副业,拼的不是资金和技术,而是“选对路+用对方法”。 很多人一听“跨境”就打退堂鼓,觉得得懂外语、有工厂资源、手里有几十万本金。其实现在的跨境平台,早把门槛降到了普通人够得着的地方。 先说选品。宝妈选儿童发饰,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她没事就翻Shopee的热销榜,发现东南亚妈妈带娃出门,喜欢给女儿戴款式多、易搭配的发饰,但当地卖的要么贵,要么款式少。国内义乌的小饰品批发价几毛钱,挂到平台卖十几块人民币,差价足够赚。她还会看用户评价,比如有人说“发夹容易掉”,她就专门选带防滑胶的;有人要“适合幼儿园表演的亮片款”,她就多上这类货。选品的核心,不是你觉得好,是平台上的人刚好缺,而你能低成本满足。 再看轻量运营。她每天做的事很简单:早上花20分钟,看看前一天的订单,在1688上下单让厂家直接发货,地址填货代仓库;晚上孩子睡了,花一小时优化Listing——标题里加几个用户常搜的词,比如“幼儿园 发饰 防滑”;把卖得好的品挪到店铺首页;回复后台消息,大多是问尺寸、发货时间,用平台自带的翻译工具,复制粘贴几句模板化的话就行。她从没学过什么运营技巧,就抓住一点:让想买的人容易找到,买了之后不麻烦。 普通人做跨境,最该避开的坑就是“想太多”。别一上来就想做全品类,别囤货压资金,别学大卖家投广告烧钱。就从一个细分小类入手,比如宝妈做儿童发饰,有人做老年人大码拖鞋,有人做宠物用品里的猫抓板。这些品类竞争小,需求稳,哪怕单量不多,利润也够看。 有人担心“我没经验,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其实试错成本低得很。开个店不用钱,第一批货拿个几百块的样品,卖不动就换品类,损失也就一顿饭钱。比起打工攒几千块要熬一个月,这点风险根本不算啥。 还有人说“现在做是不是晚了?”你去看看欧美、东南亚的电商渗透率,比国内低一大截。很多地方的人刚习惯网上购物,连最基础的家居用品、小工具都缺。国内供应链成熟到什么程度?你能想到的小物件,1688上都能找到,价格低到你吃惊。这种供需差,就是普通人的机会。 关键是别把它当成“大生意”来做。当成副业,每天抽点碎片时间,选品靠数据,发货靠代发,客服靠模板。做得好,每月多几千块,够给孩子报个兴趣班,够自己添件新衣服;做得一般,也耽误不了啥。 那位宝妈现在常说,以前觉得带娃没时间赚钱,现在才发现,不是没时间,是没找对不用耗时间又能赚钱的路。跨境电商这扇门,对普通人其实没锁,推一下就开了。 你身边肯定也有类似的小物件,或许早就藏着赚钱的机会。与其天天想“能不能做”,不如花两小时,先去平台上搜搜看。
展开...
道西 2025-8-20 09:46+ 关注 来自 速卖通交流圈
聊聊速卖通。 现在登陆速卖通后台,有四个弹窗。 首个就是说要报名S级活动,销售额满70%,可以返成交扣费。 之前速卖通所有成交费率扣费加3%,发现同行价格没有任何调整。 应该是这个费用硬扛了。 一店每天销售额1300美元,每个月四万美元左右,不调价格的话速卖通每月多扣1万人民币, 这一万人民币是纯利润扣走, 不可谓不心疼。 同行不涨价,我就压着也暂时不涨,既然天天弹窗说给我们卖家发福利,返还部分成交费,那就按照平台要求报名平台活动吧,信心满满,自认为能完成所谓的返还任务。 今天是最后一天报名所谓的S级大促,点开大促报名活动,设置折扣的时候,发现这不是扯淡吗? 这么高的折扣,算下来,出单都是微利,甚至有些出单还要亏钱。 每一颗眼前的蜜糖,吃之前斟酌一下,这可能是拉肚子的糖。 心塞,今天是周二,速卖通后台又弹出来一大堆的入仓产品。 之前我一个人做的时候,激情满满,熟悉我的人都知道,那个时期我是天天发文骂速卖通。 现在我的团队六个人,反而没有任何激情了,对速卖通也懒得去抱怨,或者说已经麻木,每个月最大的苦恼是发工资的时候,有时候一算账,去掉所有开支,跟普通打工族没啥两样。 速卖通今年上半年强推的五个产品,全军覆没,没有一个爆的,全靠老产品苟活。 这两天考虑的最多的是开掉两个员工,节省下开支,做的心累。 越发无力,认识到自己不是天命之子,也无法为家乡的就业做出更大贡献。 这年月,能让自己的不饿死,不给家乡添麻烦,就可以了吧。
展开...
BTC舅舅 2025-8-20 10:18+ 关注 来自 电商创业人
小白做电商也可以持续盈利 五十岁之前,我没碰过电商(事实上现在也是一头雾水),年轻时连续创业,成功过失败过,我评价自己是啥也不会的 上一个创业项目失败后,我精确预判到了当前的形式,前年夏天过段开始摸索超级个体的创业模式。说实话 挺难的,既然是超级个体,那就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我选择了相对熟悉的小家具这个行业,自己选品、设计、外加工、组装 、上架、发货。最简单的就是选品,小众类目热销的就那几个,很好找,但再设计就很有挑战,因为要么设计的更漂亮更有质感,要么更便宜成本别人不好竞争。很幸运,那是前年市场还凑合,当年我再设计了五款产品,其中两款勉强算得上爆款,一款卖的不温不火,还有两款工艺不成熟,销量惨淡,但这已经足够了,还是赚到了启动资金,打下了基础 因为有两款小爆款的利润支撑,去年我继续上了很多新品,这个过程主要是摸索工艺,磨合外加工商,到去年冬天,我终于又设计出两款小爆款。所以去年也是不错的。 我前年开始做的时候就预判这是普通人创业最后的三年,三年之后基本上创业必死。没想到今年一过年形势就持续恶化,我还是乐观了。好在超级个体的模式没有什么大的费用,只有小时工工资和低廉的房租,我一边持续优化之前的产品,一边设计新产品,活的依然很滋润,看着今年周边小作坊小工厂陆陆续续都都倒闭了,庆幸自己提前预判了形势。 最近我也开始筹备第三个工作室了,虽然也不容易,但痛并快乐着
展开...
  • qw4.jpg
  • qw3.jpg
  • qw2.jpg
  • qw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