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突然喊停!中国卖家半夜炸锅,美国低价神话要崩了?

Temu Temu 617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5-19

5月3日,Temu对平台上的中国商家发出通知
暂停所有从中国大陆发往美国的直运服务。这个消息在当天并没有被官方大张旗鼓发布,但却在义乌、深圳、泉州等外贸圈里炸开了锅。

qw1.jpg


很多人第一时间解读为Temu弃盘或者被逼退市,可事实上,这场操作既不是临阵脱逃,也不是技术性故障,而是一次精确的市场路径转换。和前几年电商平台靠烧钱换规模不同,这一次,Temu转向的是一场贸易制度、物流通路、税务规则的深层博弈。
我们先把时间拨回到2024年年底。那时,美国海关数据显示,光是Temu一家平台,就通过小额免税(de minimis)制度向美国发了超过3亿个包裹。根据美国全国零售商联盟的测算,这些免检入境的低价商品,为Temu节省了至少20亿美元的税费。
这种玩法,简单粗暴却极其有效:所有商品单价控制在800美元以下,贴上“礼品”标签即可合法避税。而这条规则,原本是给跨境自用包裹设计的,却被平台做成了一门极致商业模式。2025年4月,华尔街日报披露,美国国会正计划通过立法收紧该项制度,并将“特定国家”列为“禁止享受免税待遇对象”,其中就包括中国大陆与香港。

qw2.jpg


消息放出仅两周,Temu的通知就来了。表面看是业务暂停,实则是“从正门走不通,就从侧门进货”的调整。
Temu在2024年第四季度就已经在美设立多个仓库,从德州、乔治亚州、伊利诺伊州一路铺设本地履约网络。据金融时报报道,该公司与两家美东物流服务商签订为期三年的合约,锁定3万平方米的高频货物仓位,同时测试“次日达”功能。
一位深圳手机配件厂的业务员透露,今年三月,他们被要求提前将SKU产品打包装箱,由平台集中采购后运往洛杉矶仓库,不再由商家逐单出货。他们压价压得很狠,但也确实是一次性大批拿货,现金结算。

qw3.jpg


这种批量代采模式,本质上是将平台从撮合市场变成了渠道零售商。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更像沃尔玛的采购逻辑,而不是拼多多的砍价团购。
Temu在做这件事时,还在讲“保护中国产业链”的故事,比如“平台暂停直运,是为了不让中国商家被高关税压垮”。但熟悉资本运作的人知道,真正怕的是自家财报难看。2024年Temu母公司拼多多海外业务亏损扩大至43亿美元,而美国政府正在调查该平台是否涉嫌“系统性税务逃避”。此时若不调整路径,后果难以收拾。

qw4.jpg


中国商家的处境呢?并不是失去了Temu就无法生存。相反,这一次调整让部分工厂从“熬夜发货”变成了接整单出货。一位义乌饰品厂老板说:以前我们一件一件出,出错了平台扣我们绩效,现在他们自己来收货,我们就当供货商了,利润不高,但稳定。
不过,并非所有商家都能平稳过渡。有些依赖平台补贴生存的中小卖家,在“平台不再补物流、不再给流量”的情况下,已开始尝试转向SHEIN、TikTok Shop。背靠美国本地仓配系统的大卖家会继续存在,小作坊可能将逐步被淘汰。

qw5.jpg


最关键的变化,还不在中国,而是在美国本土消费者这边。根据《彭博社》的预估,Temu取消直邮改为仓储模式后,其平台商品整体价格将在三个月内上涨18%至25%。这背后的计算逻辑很简单:海外仓的仓储费、清关费、配送费、派送保险,全都得算进单品售价里。
而这些增加的成本,最终会传导到对价格极其敏感的美国低收入群体身上。过去9.9美元能买到两个充电器头,如今恐怕只能买一个了。更严重的是,美国本土零售商(如沃尔玛、塔吉特)正在悄然调高对供应链的议价权,他们已意识到:Temu的“价差空间”正在快速消失。
所以,Temu此次暂停直运,不仅是一次物流策略的转身,更是一场市场叙事的更替。它从“全世界包邮”退居为“仓发+本地配送”的系统玩家,而中国商家也从平台卖家”退回成全球供货商。外表变了,底层逻辑却变得更像传统外贸。

qw6.jpg


最后,如果你还以为Temu是在保护谁,那你可能误会了商业世界的本质。它保护的,始终只是自己——它之所以能让中国制造成为美国客厅的标配,是因为这对它有利;而当规则变了,它就转头让中国厂商装货进仓,照样能把利润从别人兜里掏出来。
真正该担心的,是那些曾以为9.9美元能买全世界的美国消费者。他们可能还没意识到,自己眼前的商品,是在一个复杂得多的博弈中悄悄换了价码和归属权。
关注下面的话题,发现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23
获赞
9
内容
0
关注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