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重返白宫不到100天之际,美国再度对中国产品挥起关税大棒,引发了全球电商平台、供应链系统的连锁震荡——整个供应链、仓储布局、平台策略,都得跟着“重新洗牌”,这不是一场暂时的混乱,而是整个电商商业模型的考验。
|亚马逊战略大转弯 亚马逊近期的动作揭示了“先知级”转型思路: 亚马逊计划在美国城市与乡村新增 80个物流中心,投资高达 150亿美元; 同时大量取消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生产的几种产品的订单,甚至未提前通知供应商,结果是大批中国卖家陷入库存积压 + 平台压力双重夹击。 据SmartScout数据,深圳一 10万+ 亚马逊卖家,年销售额超 353亿美元,而他们正考虑: 提高对美售价(或丧失竞争力) 退出美国市场(转向加拿大或拉美) 转仓策略:将货物发往加拿大,借此 “绕关税”打回美国市场
|墨西哥电商也中招了?压力和机会并存 墨西哥作为拉美电商强国(占拉美电商市场26%)正面临“全球动荡、区域传导”的双重挑战: 进口依赖型卖家遇上“库存焦虑”: 美中贸易摩擦传导到墨西哥,电商卖家采购成本飙升;延迟、涨价、清关卡顿等问题频发,尤其影响依赖中国补货的小型卖家。 但危机中也有机遇: Mercado Libre转而大力扶持墨西哥本土品牌与中小企业;2024年新建10个履行中心,扩展“免费配送”机制,吸引创纪录买家;Tiendanube鼓励企业自建独立站,摆脱平台佣金与流量红利依赖。
|TikTok Shop成“灰色突破口”? 在主流平台谨慎应对政策时,TikTok Shop另辟蹊径: 中国卖家绕开品牌授权,直接以“工厂源头”身份销售奢侈品牌平替; 价格远低于传统零售渠道,主打“砍掉中间商”的成本优势; 2024年,仅美国市场 销售额达90亿美元,增长650%。 这套“边做电商边直播”的玩法,规避了平台规则,却暴露了监管灰区。但也为墨西哥电商人提供了启发——内容即渠道,供应链本地+传播高效,才是新范式。
面对这轮关税+平台变化+供应链洗牌的综合冲击,电子商务不再是“低门槛快赚钱”的代名词,而是能不能活下来、活得久、活得更稳的“适应力游戏”。谁能先跳出原有路径依赖,谁就能在动荡中站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