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假图在电商领域的泛滥已成为行业痼疾,其危害不仅体现在误导消费者,还涉及商家利益、原创生态及法律风险等多重维度。淘宝作为头部平台率先启动治理措施,对行业影响深远。
什么是AI假图呢?
看 下 面
冰天雪地里穿连衣裙
模特着装的神情到姿势分毫不差(衣服的褶皱都一样的)
身体有缺陷的
总之,无论走哪一种路线风格,AI假图的共同特点是:失真,不自然,模特畸形,商品与实际不符。
一、AI假图对电商的危害
1、消费者权益受损 - 误导性购物决策:AI假图通过过度美化、虚构场景或材质失真(如过度磨皮、动漫化处理)营造商品“虚假卖点”,导致消费者收到的实物与图片严重不符,损害知情权与选择权。
- 法律风险扩大:若AI假图涉及未经授权的肖像使用(如生成与真实人物相似的模特形象),可能触发肖像权纠纷;同时,虚构商品效果可能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定义的虚假宣传。
2、商家生态失衡 - 原创品牌受挤压:劣质商家利用AI技术快速盗图、跨平台抄款,大幅降低侵权成本,原创品牌的设计与市场优势被稀释。
- [恶性竞争加剧:依赖AI假图的商家通过低成本虚假宣传抢占流量,迫使合规商家陷入价格战,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显著。
3、行业信任度下降 - 信任度降低,退货率上升,进一步增加商家运营成本(如运费、仓储)。长期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对平台整体
二、淘宝的治理措施与技术创新
1、明确规则与认定标准 淘宝于2025年3月发布新规,要求商品主图必须基于实拍,禁止利用AI技术合成显著失真的图片, 并具体列举四类违规情形(如材质表现失真、场景虚构等)。 结合AI技术全网扫描山寨商品,精准识别并打击盗图、跨平台抄款行为。
2、构建商家与消费者权益保障体系 - 账号诚信体系:记录消费者异常退款、退货调包等行为,限制恶意账号下单,同时剔除不良商家的虚假凭证与纠纷率。
- 体验分机制:根据服务质量、商品真实性等指标分配流量,高分商家获得更多曝光,形成“优质服务→流量倾斜→利润增长”的正向循环。
3、技术赋能与资源扶持 - 开放AI工具(如“万相营造”)辅助合规商家优化真实商品展示,降低运营成本。
- 投入百亿级资源扶持原创品牌与优质商家,通过“百亿聚星”等托管项目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三、对商家与消费者的影响
1、对商家的影响 - 合规商家受益:原创品牌与注重品质的商家获得流量倾斜与政策扶持,如“山莫玩具”“乐尘家居”等通过提升体验分实现销售额数倍增长。平台技术工具降低退货成本(如“退货宝”节省20%-30%运费),并减少恶意退款纠纷。
- 违规商家承压:
- 依赖AI假图的山寨商家面临下架、限流等处罚,经营成本显著增加,部分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2、对消费者的影响 - 短期阵痛与长期利好:
- 初期选择减少:部分低价但依赖假图的商品可能消失,消费者需适应价格略高但质量透明的商品。
- 体验提升:商品展示更真实,退货率下降,纠纷处理效率提高(如“仅退款”总量下降30%)。
- 信任重建:通过“诚信体系”与“体验分”,消费者更容易识别优质商家,降低购物风险。
总之,
淘宝的治理举措标志着电商平台从“流量争夺”转向“生态优化”,其核心是通过技术规则重构商业诚信体系。未来可能呈现以下趋势: - 技术监管常态化:AI技术将同时用于违规识别与合规辅助,形成“以AI治AI”的闭环。
- 原创与品质竞争成主流:商家需转向产品创新与服务优化,如“山莫玩具”通过设计差异化实现高复购率。
- 跨平台协同治理需求:打击AI假图需行业协作,避免违规商家迁移至监管薄弱平台。
- 淘宝的率先行动为行业树立标杆,但其成效仍需时间验证。消费者与商家的共同理性选择,将是推动电商生态健康发展的关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