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最近一直在更新规则
拼多多最近一直在更新规则,挠痒痒形式的优化。如果真的想要让商家的经营环境变得更好,想要重新让商家有信心,绝对不是想要降保证金、降低提现的额度、无限申诉那种诚意。但不真的不多,什么样操作才可以让拼多多真的重新回到神坛,商家愿意被平台割韭菜?像17、18年的那种状态,想想当年拼多多以补贴的策略以及超低的付费成本,重点超低的付费成本,商家无限的内卷去做价格战,反而付费成本低,而且要自然留到所向披靡,跟其他平台没有任何平台可以打起价格战的。
而现在付费成本相比以前高了多少倍?几十倍这么卷,全是马匾,全是虚标。想一想,就是因为平台想盈利,过分追求盈利,才两三年时间直接把利润飙上去了,太过分了。
所以现在拼多多如果想做一些调整,让商家重新有信心,降非常简单,降低自己主站的利润,但绝对不是刚刚说的那种利润,重新掌握一下主动权,重启一下当年刚上市的时候生态计划。
想当时拼多多刚上市的时候到处打广告,买什么支付工具,要做这个做那个,投这个投那个,后面全部搁置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搁置的,当时应该也是受到一些影响,现在没准条件成熟的再想一想,没准是什么?一跃而上,真成老大了也不一定。
来说一下平台下线应该怎么优化才会让商家开心,相信小二看得到的。
第一个,推广调整,把自定义跟人群包重新放出来。为什么?因为智能化的模式虽然可以让商家无脑运营,但是让平台的利润也是无限的放大的,从而小二以及一些管理层在为了追求自己KPI情况下会反向了一直收割商家。
而且它对于个性化的产品,个性化投放是一点价值都没有了,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催生一些品牌出来。
第二个限时折扣,推广设置的灵活度要重新出来,人群包、推广资源位这些东西。为什么没有这种额度?其实没有哪一个商家,比如原本推广预算可以放大到200万,但是因为他的这种智能,所以人家只能投个几十万,为什么人家不傻?
还有推广费也不要去锁最低出价,所以最高投产比的商家都不是傻子的。平台想盈利就让头部的商家去卷,为难小商家干嘛?小商家就3毛5毛的利润,他们可以作为低价策略里面的炮灰大军,但是不能强制人家当炮灰。
还有怎么先用后付这种东西,是不是应该要让人家主动可以关闭?然后就硬卷这个东西,其实这个变成什么?想要去打广告,去拉买家进来,自己真金白银去补,干嘛要薅商家羊毛?
还有活动调整活动,上面比价完全没毛病,活动越比越低,哪怕逼到后面全部白送都可以。但是现在进行所谓的全渠道比价,推荐流量比价,付费的产品也要进行比价。付费产品比价的,比如要抓无货源,有一万种方法可以去抓,但绝对不是现在这种方式,应该是活动重归比价,从回性价比。
现在都没有几个人在拼多多活动上面去买东西,为什么?因为现在大家都懂,平时买的渠道跟活动渠道一样的,甚至活动渠道比平时渠道还要贵,有没有发现?所以纯扯淡的应该是什么?可以报活动做获损,然后可以置换一些东西回来,早期就是这样子的。
还有数据工具,好歹给个推广工具来分析一下,之前还有个推广分析,后面阉割掉了80%的数据,现在直接下线了,搞得现在要看点数据,看什么?看抖音的数据,丢不丢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