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消息传来,“反内卷”开始,电商行业变天了!
第一,集体踩刹车,绝对低价被“叫停”。之前,各大平台对低价有多么狂热,现在刹车就有多么着急。上周,反内卷被提出后,各大平台相继曝出大消息。阿里内部,已经开始放弃绝对低价,开始关心消费者体验。过去追求流量,现在研究留量,如何留住现有的用户。包括抖音也开始调整优先级,不再把价格力放在首位。京东不再强调纯粹低价,终于明白,京东的优势不是低价,而是一定的品牌和物流效率。包括体量小一些的唯品会,并未通过追求绝对低价去扩大规模,反而是继续坚持在品牌品质基础上搞打折,把服务也做得很好。
第二,流量逻辑被重写,低价不再唯一。以前的流量逻辑能到什么地步?直接和价格挂钩,谁的价格更低,流量就给谁。这样的逻辑,很显然容易出问题。因为价格根本没有限制,最后牺牲的必然是商品质量。久而久之,整个平台的逻辑全乱了。
现在呢?各大平台恍然大悟,不再搞这一套价格流量逻辑,而是转向了体验流量逻辑。什么意思?谁的消费者体验更好,消费者更满意,就把流量给谁。一夜之间,似乎所有平台都明白了,消费者体验才是考验一个平台真正能力的目标。
第三,电商不能只是卖货,还有更多责任。在很多人眼里,电商只是线上卖货,殊不知现在的电商增加了一项新的考核,那就是社会责任,ESG。这几天,阿里率先公布了ESG报告,我们可以看到,比上一年减碳提升了6成,最关键的是,阿里把ESG目标下放到每个业务。
京东在物流上继续扛起责任,比如更换新能源。包括京东还有不少物流园区,尽量采用光伏发电等。体量小一点的唯品会,在ESG上也丝毫不落下。不仅是园区同样装上光伏,还研究了新的包裹减少树木的砍伐,还在乡村和女性等多个公益上投入大幅增长。所以,电商不仅是做生意,企业的社会责任也相当重要。
从这三个消息,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中国电商行业的发展风向彻底转变了。以前,各大平台追求规模、体量,各建壁垒,互相对标,现在开始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同时主动扛起社会责任。很多人不看好我们的互联网,认为和西方有很大差距。殊不知,中国互联网已经抛弃过去的西方规模思维,走出了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抖音也开始调整优先级,不再把价格力放在首位。京东不再强调纯粹低价,终于明白,京东的优势不是低价,而是一定的品牌和物流效率。包括体量小一些的唯品会,并未通过追求绝对低价去扩大规模,反而是继续坚持在品牌品质基础上搞打折,把服务也做得很好。 这是收割开始了,把实体门店弄死了,该到涨价的时候了 反内卷是什么?反内卷是反对为老百姓姓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和服务。 平台保证商户经营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就好了 关闭电商才是挽救中国经济的唯一。 内卷是从拼多多开始的,这几年经济情况拼多多占头功。 如果一个国家只剩下资本巨头,不再有普通百姓,会是怎样一种情景? 取缔各种平台,经济才有出路!人民才有活路!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来! 拼多多为什么一直没人管他呢?厉害的啊! 电商现在一点不便宜,有一款酒我们当地实体店比电商便宜15%我果断选择实体店! 看完我想提一嘴,有没有人管一管国耻拼多多 谁的退货率高说明他就不行,用退货率考核 能够拯救一个国家的唯一手段就是发展实体经济!靠网络只能让老百姓越来越穷!富起来的只有资本家。 啥也没用,要治理两招:有成交就收税,你不是去中间商吗?重税!!!第2招快递费一单5元,再收税,看你价格还敢不敢乱低,收的税一半转移支付给电商不发达地区,另一半给养老金 價廉物美是老百姓需求,本就一元的物品實體店非要賣二十,你只有被淘汰關門。支持電商! 质量差得一塌糊涂,再便宜都不买 可能吗?老百姓消费力急剧下降。工厂为了活下去举步维艰。唯一能够释放利润空间就只有平台了。这个有什么反内卷的说法呀?估计就是回到以前让平台少收钱,不卖流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