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长又干的广告打法
很多卖家在新上传产品后,会选择投广告,认为广告的作用就是为了给产品带来流量,有了流量,才能有成交,但许多人的广告都很难拉正投产比,开广告就赔钱,不开就没流量。甚至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模板和登上顶端 我以我个人的广告打法为例,列举一下广告的投放流程1.上架产品
2.报名促销(一般第二天可以报名活动)
3.第三天或者第四天会出现ozon的补贴,即:前台售价和后台价格不一致
4.开启登上顶端,同时开多个登上顶端的广告组测试2-3天,根据数据反馈,调整价格主图详情页等
5.开启模板广告,同时开多个模板广告组
6.如果在此期间有出单,就开一下搜索结果推广,根据实际情况,出几单以后停掉
7.持续观察数据,停掉数据不好的广告组,删除广告组里数据不好的产品
8.逐渐降低广告出价
9.如果你很满意你的广告份额占比,可以不关广告,如果你认为链接已经相对稳定了,就暂停一下广告,观察自然流的出单情况,如果流量骤降,重新打开广告 为什么要先开登上顶端而不是模板?因为登上顶端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
1.提升影响排名的指标,比如收藏加购转化等,而相比于模板,登上顶端的流量更加精准,流量精准了,你的数据才会好看,你才能获得更大的推流和更高的排名
2.测评主图。相对精准的流量,才更能反映你的主图是否合格
3.吸引对类似产品买家的吸引力(这一点模板和登上顶端的差别很大,下面会提到)
4.免费置顶评价 而模板的作用在于以下几点
1.提高商品卡的覆盖面,简单来说,就是提升曝光,相比于登上顶端,他的流量更泛
2.向潜在买家展示。和登上顶端相比,几个字的差别所带来的流量大不相同。假如你卖的是冰箱,登上顶端会将你的产品推荐给想买冰箱的买家,甚至是相似参数规格功率的冰箱买家。而模板广告,还会把你卖的冰箱推荐给想买电视洗衣机的买家。一个是相似产品的买家,一个是潜在买家,天差地别
3.除此之外,模板还会把你的产品投放在:搜索结果、产品分类界面(泛)、促销商品页(泛)、支付订单后的页面(人家都买完了,这会出现一种情况:别人在买完后取消订单,选了别人的产品)……还有其他投放位置,就不一一列举了 上述内容仅为个人的经验和见解,仅供参考,也欢迎讨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