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在海外亏本卖货,每卖一单就亏损30%。
拼这套打法,让阿里曾经的王牌操盘手蒋凡,在国际战场上再次陷入被动。拼多多旗下的TEMU,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方式,在美国市场撕开了一道口子。
商品价格低到1-20美元,比阿里的速卖通便宜三到五成。
物流时间直接从半个月砍到7天。
第一年就砸了140多亿搞营销,在TikTok上拉一个新用户,成本才3美元。
效果立竿见影。
上线一年,TEMU就干出了30亿美元的交易额,抢下北美17%的市场。
而蒋凡负责的速卖通,份额却掉到了9%。
拼多多的股价两年涨了三倍,市值冲破2000亿美元。
这场景,蒋凡似曾相识。
当年在国内,他主导淘宝转向内容推荐,一度是流量玩法的王者。
可拼多多用社交裂变和百亿补贴,硬是从下沉市场杀出一条血路,用户数反超了淘宝。
现在,蒋凡被调去负责阿里的国际业务,想把国内速卖通加菜鸟物流的经验复制到海外。
没想到,拼多多也跟着出海了,而且打法更狠,更不计成本。
TEMU的模式叫全托管,就是商家只管供货,定价、营销、物流全都由平台包了。
这种模式下,平台为了抢市场,可以把价格压到极致,哪怕自己亏钱。
这就是两种逻辑的直接碰撞。
TEMU用钱烧出流量和市场,简单粗暴。
而阿里这边,蒋凡还在按部就班地铺设支付、物流这些基础设施,想打一场持久战。
这场仗的核心,已经不是谁的算法更聪明,而是谁的模式更能适应全球市场。
一个靠烧钱闪电战,一个靠基建打阵地战。
未来三年,就看TEMU的钱能不能一直烧下去,以及蒋凡的生态系统,能不能在失地被占光之前建好。
拼多多在中国都打着假的骗人广告,用中国骗的钱贴国外我真想不通 这个平台 国内但凡能管管 就什么都不是 压榨国内商家的利润去补贴老外,这种事也就没人管 拼多多能起来,全靠微信的功劳。 什么补贴烧钱,用无数厂商的尸身血肉,铺就索马里平台市值之路而已 先补贴,拖垮对手后再收割,在国内屡试不爽,也不知在美国会不会被反垄断法收割。 这些就是中国的高科技公司? 把低价卷到国外的平台必须统统倒闭! 把国内挣得钱,补贴给国外了,和联想似曾相识…… 不正当竞争,下架 疯狂压榨工厂 全力补贴老外 整天想着怎样罚商家 假多多一旦出口,必然倒闭
页:
[1]